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源 > 设计理论 > 正文

设计理论丨论设计的本质特征与目的

来源:未知 编辑:天选资讯 时间:2023-05-23

  天选人类社会的发展处处离不开设计的贡献。从远古到现代,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与时俱进,对设计的认识不同,也反映设计在特定时期其作用与意义的差异性与时代性。为探索设计的本质特征,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阐述,以求获得对设计内涵与外延的整体理解与把握。从词性、特性上解读,设计在作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定情境下,其结果体现物性、过程反映人性、价值显露本性。当今设计已从过去单一的造物行为走向多元交叉、混沌融合,呈现鲜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等特征。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设计。从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到当今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无不烙上设计的印痕。“设计”一词如今已大众化、专业化,但要说出“何为设计”“设计是什么”,也许不同人会有不同见解,甚至有人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一位前苏联学者所说:“虽然西方有关设计的著述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其中却谈不上有一致的观点。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设计经常被用来表示在工业中艺术家活动本身;也经常被用来表示这种活动的产品;而有时还被用来表示整体上的这一活动的组织领域。因此,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于设计的解释便极其宽泛,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表示艺术家解决工业生产中的任务活动这一范围。”尽管众说纷纭,但设计的要义还是大致相同的。为探索设计的本质特征,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阐述,以求获得对“设计”内涵与外延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世界是设计的”。远古文明源于设计,设计缘于生存与生活。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步和文化演变中,设计在不同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概念与内涵也不断演化更新,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设计”一词源于英文“Design”的翻译, “Design”本身的含义其实在不同时期都不太一样,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和精神审美观念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Design”最初是由拉丁语“Designare”和意大利语“Desegno”派生而来的,其大致含义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是指通过草图以一定手段或形式,借助熟练的技艺,将想象中的事物具体化,使之成形。

  到 18 世纪,“Design”的词义有所发展,但仍局限在艺术领域内。据 1986 年版《大不列颠百科词典》中的解释:所谓 Design 是指立体、色体、结构、轮廓等诸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等方面的协调。从中可以看出 Design 更接近于构成的意味。

  19 世纪末工业革命后,“Design”的概念超越了“纯艺术”或“绘画”的范畴,其内涵及外延都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扩展,对“Design”的解释颇多,各有千秋。概略地讲,设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活动,它是一个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设计是一个将思想、方案或计划以一定表现手段物化的过程。

  进入 21 世纪,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设计手段得到革命性的改进,观念也在不断演进。“Design”的外延更为广泛,设计不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设计,而是由物质设计延伸为非物质设计,从二维、三维拓展到四维设计,更加强调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人群的整合。

  从西方现代对设计的理解看,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意味着做设计前,必须制订设计目标;二是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任何设计需要有亮点、有新意,否则就是模仿或抄袭;三是任何设计必须付诸实施,任何无法实现的想法或构思,不能称为设计。

  在中国古代,设计沿用“法式”一词,强调方法和形式。就名称而言,“设计”是一个外来词,源于“Design”的翻译,而日本将“Design”翻译成“意匠”。现代设计源于欧洲和美国,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的引入是 20 世纪之后。近 100 年来,设计的内涵被国人理解为“营造、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工艺、装饰、装饰艺术、设计、设计艺术、艺术设计”等不同概念。这期间,设计曾有几个正规的名称称呼: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统称为“图案”;50 年代后,改称为“工艺美术”;20 世纪末,又叫做“艺术设计”;2012 年后,“艺术”二字又从设计的定语中消失, “设计”最终得以正名而与国外概念接轨。

  当今,“设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汇,但设计的具体概念似乎很难说清楚。究其原因,应是说话者的视角不同,其内容与涉及面也不同。这里化复杂为简单,从词性上讲,“设计”一词可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解(图 1)。

  “设计”从名词上理解,是人造物,是指有创意的设计作品,是人类对事物的构想、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设计创意或构想的“物化”。具体来讲,像通常所说的“这个设计很好,很有创意”,此处的“设计”无疑就是名词,设计可以理解成效果图、模型、实物产品或其他类型作品等。

  名词意义上的“设计”,强调的是结果,这也是设计的“实用性”体现与要求。任何设计都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活动,其通过设计师及外界的努力合作以求“近乎完美”。不能付诸实施的“构想”或“计划”,只能称作为艺术概念上的“空想”。

  在大多数情形下,“设计”是作为动词来理解的。例如,通常所说:“有一套新房,请人设计一下”“这个产品或建筑设计得不好”等等。作为动词的“设计”,是指人类对事物的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

  动词词性的“设计”,是指设计行为,主要是指设计师根据市场、消费者或社会需求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要设计好,必然有设计思维、设计程序及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要求。过程决定结果,作为设计师,必须经过自身努力实践与追求,提升设计能力与水平,才能创造优秀的设计作品。

  一般看来,“设计”不曾有形容词之说。但笔者认为,当今社会“设计”已成为一个“时髦词”,而真正让“设计”有价值,应是将“设计”作为形容词来理解之时,正如人们所说“这件作品很有设计味”,这里的“设计”一词,更多地体现了设计的“创新”本质。也就是说,设计的价值在于“不一样”“有特色”“有个性”“有新意”等等。

  作为形容词的“设计”,是指设计作品具有一定品位和新意。创新是设计价值的最终体现与要求,在形容词词性的要求下,“设计”强调原创性,强调作品的耐人寻味,强调设计能让受众读懂、引起共鸣,反对抄袭、模仿。

  作为一种造物活动,设计是在相互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艺术化设计中”,在人、事件、质料、工艺、时间、地域等共同作用下,实现一种新架构、新体制的“整合性创造活动”。这其中设计需要解决人性、物性与本性三个基本问题。人性—物性—本性的共一,是设计理性与感性的体现,也是艺术与科学的终极追求。

  赫伯特·A·西蒙曾在《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中表述,“……对人的恰当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关于设计的科学”。他倡导,设计是一门人为事物的科学。事实上,人既是设计的主体,是方案的制作者、产品的生产者;又是设计的客体,是商品的销售者、用品的消费者。因此,要研究设计的性质,首先必须解剖“人性”。

  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设计应透过人们生活的表层现象深层次地关注 “人性”,需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非物的关系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设计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第一是精神层面,是基于不同人群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规划与设想;第二是造物活动层面,是为满足人们生存与生活要求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造物活动;第三是非物质层面,是为信息社会中的信息表达与处理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天选团队

  在设计的“人性”关注上,可以与“设计”的动词词性产生联想,更加强调过程。“人性”问题的合理挖掘与解决,是设计能否实现其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设计创新的巨大财富能否有效进行市场流通的根本要求。

  设计是造物行为。任何物只要作为物的话,它都有自身的本性,即物性。从物性的视角看,设计需解决物与物、物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设计是“人造物”,其基于生活方式的考虑创造了品类繁多的物质世界。德国设计委员会主席、曾任布劳恩设计主管的迪特·兰姆斯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周围攒集了一个产品库。我们常常好几天都看不到除了人造物以外的东西:房屋、家具、电话、电脑、厨房、电梯、杂志等等。就算是那点点装饰植物、家养的动物也不再是纯自然的了,而是早已由养育者给‘设计’了。”衣食住行用的人造物,物与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物”链网,这种网络在信息社会会演绎成“物联网”。

  物是人作用下的结果。只要人的存在,物的设计才能显现。物与人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物的情感、人与物的思考、人与物的幻想之间的关系。设计与其说体现了作品的“物性”,不如说体现的作品的“人性”,或“人化”了的物性。一切设计造物表面上是物,其实是人,是人与人之间人性化了的关系。这正是设计艺术的存在意义。

  物作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物的存在与使用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物的物性已经丧失,物成为设计的对象,被改造为用于机器生产的物质材料。从环境角度看,物的生命周期和生态属性是设计的主要关注点。

  设计的核心是对物性的挖掘。“物”对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设计探寻的功能美或技术美,其实本质上也是“物性”的要求。在一件物上寻找“物性”是唯心的,物性是一种存在、一种抽象、一种自主自在,是形而上的东

  设计的“物性”关注,往往与设计的“名词”词性相等价,“人造物”是设计的结果。“物性”的关心与满足,是设计创新的动力。信息社会中,人类在利用已有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构建一个庞大的物联网,设计的“物性”将发挥到极致。

  设计的本性是探讨设计本身的问题,包括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手段。迪特·兰姆斯认为:设计首先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一个流程,一种工作方法,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意义。创新即设计的价值所在,设计的本性可以联想到上文提到的“设计”的形容词词性,即设计的创新性与品位。

  从设计思维来看,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设计思维的本质与产生是设计“本性”的关注点。设计的思维空间,应该是无拘束和无限大的,不过也有其独特的目标、方式和规律。有学者认为:设计是 98%的常识加上2%可称之为创造力的神秘成分,但也就是这种创造力,使一个完整、适当的物品,变成真正特别、真正令人想要的物品,就如同人们想在墙上挂一副 Picasso 作品一样。

  从设计方法与手段来看,设计尽管是感性的,甚至是无固定模式的,但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现代设计运动以来,发展了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系统设计等设计理论与方法。方法与手段也可以视为设计之“道”,杭间认为,设计之道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技术、技艺层面的,即设计的方向、途径和方法;二是设计创造的外在形式所体现出的直观的风度和格调;三是设计的思想体系,即“形而上”之道,即设计的风格问题,主要涉及以某种独特的、可辨的、相对确定的方式(显现或隐现)存在的个性或特色。

  “世界到处都是设计的影子”,设计无处不在。设计的本质是目的性的、创造性的,设计往往都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行为,任何设计都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和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是有所区别的。宏观上看,设计的目的主要分三个层次。

  一般认为,人类有文明现象的历史以来,一切文明成果的出现都可以看成是一部“设计史”的演绎。正如有人说,“设计从远古一路走来,跨越了万水千山,留下的不仅仅是智慧、汗水、疑惑,还有无数的设计遗产。”

  在人类早期的钻木取火、枝叶遮体、茅棚穴居和结绳计事等造物活动中,设计一直在恪守一种天职——为生存而设计。亨利·德雷夫斯曾于 1955 年在《为人的设计》中论述:“在很久以前,原始人用手鞠水喝,但是水会从指缝中漏掉。于是他们用黏土捏出了碗,想办法让它变硬,再拿它喝水。碗还是不太方便,于是再加个把手,就出现了杯子。杯子倒水不方便,就再捏出注水口,于是出现了罐子。”

  除了用具,原始住宅的产生也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设计尝试,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原始住宅是尉迟寺原始聚落遗址,该遗址被称为“中华原始第一村”,相比遗址内发掘出的各种珍贵文物,“村内”78 间红烧的土排房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原始社会“豪宅”的美称(图2)。住宅的建造者们聪慧睿智,选取陶化后的黏土为建筑材料,不仅吸水率变小,强度、抗压性较好,而且防潮、坚固,冬暖夏凉,较好地体现了“居住”的生存需求。

  从中可以看出,需求—欲望—设想—制作—功效的实现,类似于生物链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创造的独特程式,这种“设计创造的欲望似乎是人类天生的,每一个人开始有了意识的时候,也就有了它。”因此可以说,设计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的首要条件。

  设计先于存在,先于生产。设计是人类创造行为的具体表象。在长期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设计创造活动中,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处处被设计。衣食是设计——成长已被设计,钟表是设计——时间已被设计,书是设计—— 精神已被设计,通讯是设计——交往已被设计……家庭正在被设计,生活方式正在被设计,你实际上已不知不觉地参与进来,把窗子打开:社会正在被设计。设计已渗透生存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生活处处受到设计的呵护,设计本身也被看成为一种“生存”行为。

  设计是生活原型的创造。设计家爱多尔·索托萨斯曾说:“设计是一种研讨生活的途径,是研讨社会、政治、性爱、食物和设计本身的途径。说到底,它是建造一种关于生活形象的途径。”匈牙利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也认为,最终所有的设计问题都将汇聚为一个大问题—— — “为生活而设计”。

  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演变中,设计因人们生活需要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造物,其功能与形式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改变了世界。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与电气化解决了制造生产的困扰,设计创意想法将尽可能付诸于质形态,设计师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欲望,各种各样的生活器具层出不穷。表层上,设计师是在设计一个“物”,深层次上是在进行一项功能设计、一种生活方式的创造。比如说,座椅设计,与其说是在进行座椅的功能与造型设计,不如说是探寻“坐”的方式创新。例如:挪威设计师 Peter Opsvik 设计的重力平衡椅(图 3),在座椅的功能与造型设计,就体现了“坐”的方式创新,他借助科学、技术及对人类行为研究,突破了传统观念中“坐”的形式,设计时有意模仿人的活动行为,当人施加力量在这张座椅时,椅子会产生轻微运动,任何角度都能找到平衡点,可坐、卧、躺、趴,满足各种“坐”姿的舒适性要求。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是人类的理想,是建立在巨大的物质财富之上的。当人类进入丰裕社会后,设计已成为改善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设计现象已成为社会现象、竞争现象、生活现象、时尚现象和文化现象。有人甚至认为,新英雄不再是蓝领、资本家或经理,而是可以把现实和理想知识相融合的创新者。因此,未来社会的设计师将是人类理想的设计者,肩负更大的历史使命。

  进入 21 世纪,信息时代的步伐在加大,3D 打印、大数据、云计算、信息与网络等各种高新技术为设计创意提供畅想空间。人类生活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设计是这次革命的始作俑者,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需要做好准备,迎接信息革命与设计创新带来的生活巨变。近日,上海公安机关就推出了智慧公安-智能警察平台,实现精准警务,将警务工作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深度融合,能够及时预警大客流,提醒民警采取分流措施,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压力,降低拥堵指数,实时看护小区安全,减低盗窃犯罪率等,致力打造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的居住环境。

  设计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新的历史时代,设计已成为过去人类生存的原动力,人们生活的牵引力,逐步转向理想社会的推动力。意大利的马瑞佐罗·维塔曾说, “设计的力量和它的软弱都在于它同时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产品制造的边缘领域;是文化的资源,也是流行价值的一种确认”。由于设计主题及人的复杂性,设计目标和环境的多样性,设计已从过去单一的造物行为走向多元交叉、混沌融合,呈现鲜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等特征。

  当今社会, “设计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态度”。设计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公司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巨大作用。设计过程中,有惊喜、欢乐、喜悦和成功,也有悲伤、痛苦、糟糕甚至失败,设计将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在设计对社会、文化、生活和时尚的不断选择中,人类也开始自觉地选择设计,选择自己的未来。因此,设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设计师的职责将是把世界建设得更美好,让世界走向和谐,为人类理想而设计。

  (原文载《湖南包装》2019年第四期,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织梦模板大全 dedecms.codesdq 联系QQ:121673232 邮箱:121673232@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