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源 > 设计理论 > 正文

主页-天九娱乐-主页

来源:未知 编辑:天选资讯 时间:2023-04-12

  主页-天九娱乐-主页招商q+83670629天选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建设发展对自然系统的基础功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资源的过度集中也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传统的城市设计中,自然和基础设施往往是割裂开来的,基础设施极少具有生态服务的功能。自20世纪中后期,伴随生态主义的理念和思想的传播,城市规划和景观行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期。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基础设施中蕴藏的生态潜力,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也由此产生。

  本书以18世纪发展出来的城市生态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规划设计案例,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种尺度,对生态基础设施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探讨。在不同的用地尺度下,生态基础设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区域的宏观层面,生态基础设施是一个利用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来保存自然的生态价值并应对城市问题和气候挑战的网络系统,常被用作景观安全格局的分析。以马里兰州GIA评价体系为例,通过GIS和空间数据的多层叠加,将马里兰州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分类和标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评价结果,对土地生态价值进行评估(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简称GIA),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护战略。

  在城市的中观层面,生态基础设施常被用作构建绿色生态网络的途径。当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需求时,单纯作为先保护后开发的战略性保护工具,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需求。鉴于此,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内开始寻求一种相互交织的多功能体系。这也传承了奥姆斯特德时代提出的公园体系的精髓——满足人类的多种需求。于是现代生态基础设施以城市为着眼点,涵盖了现代城市中的雨洪管理、低影响交通、可持续能源等一系列城市生态网络元素。这些元素相互叠加,构成了最终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如伦敦绿网规划、费城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等。

  在场地的微观层面,生态基础设施最常见的表现是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其主要功能是缓解灰色基础设施的压力并改善区域环境。这涵盖了城市雨洪管理、缓解热岛效应、提高水体和土壤质量、发展可持续能源,以及通过公共空间的改善,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等。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可对其进行归纳并将与生态景观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分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城市水岸基础设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废弃地4类。

  其中,在生态雨水基础设施的部分,首先阐述了城市化对于自然水文条件造成的影响及其危害。梳理并总结了当代城市生态雨水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并基于大量笔者实地走访的案例研究,对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不同场地特点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策略。

  城市水岸生态基础设施部分,对于城市河道、堤岸及水岸附属空间的规划利用进行了探讨。河流作为城市发展历史中极为重要的源泉,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书中基于生态修复的理念,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水岸的不同修复途径展开探讨。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部分涉及城市高速路、公路、高速路周边的附属空间、步行道及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通过总结当下城市中慢行系统的规划理念及方法,指出建设复合型、多功能、重视慢行系统的交通网络,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生态基础设施是一门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研究,全面介绍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难以通过有限时间的理论认知,概括出全部内容。但面对当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景观相结合的发展现状,本书仍试图从不同用地类型和范围,对生态基础设施的实践途径进行探讨。

  在当今社会,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田园城市等理想模式中通过限制城市发展来保护环境平衡的模式,在中国这样人口密度高、急速发展的社会中,注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比起一味的限制和回避,正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及其建设趋势,并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模式进行更新和强化,才是当今城市建设中的必然趋势。

  王春晓: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教研基金2项,主持或参与规划设计项目二十余项。设计作品获广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深圳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等。指导学生获2022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大学生设计竞赛大奖、银奖;指导学生获2021深圳市簕杜鹃花展一等奖、三等奖。2010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学士学位,2013~2014年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博士学位。

  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聘任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第四、五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审核专家组成员,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镇建设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园林》主编,《风景园林》创刊主编,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198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1995年获德国卡塞尔大学城市与景观规划系博士学位。天选团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织梦模板大全 dedecms.codesdq 联系QQ:121673232 邮箱:121673232@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