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源 > 设计理论 > 正文

王受之 世界级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

来源:未知 编辑:天选资讯 时间:2023-02-12

  “我觉得中国居住文化的核心就是邻里关系的处理,因为西方是一种很隔离的文化,像我在美国住的一栋洋房,一个院落跟隔壁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像北京的四合院,他其实有一个大的特点,每家都是院落,所以家庭关系的纽带非常密切。一条街上几乎每个人都认识。”

   王受之教授1946年出生于广州,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19世纪80年代曾担任过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和学院的工业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作为美国福布赖特学者,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1988年开始在美国设计教育最权威的学府---Pasadena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进行设计理论教学,199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史教学。

   他还在美国奥迪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加州美术学院、南加洲建筑学院和洛杉矶南加洲大学教授设计类课程。研究包括现代设计在内的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娱乐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时装设计、汽车设计等等,出版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关于设计理论的重要著作,如《现代建筑史》、《现代设计史》、《平面设计史》(2001)、《流行时尚史》、《微风吹过圣芭芭拉》、《执意纯粹》、《纵情现代》、《哈罗,中产》、《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万科。第五国说》以及《白夜北欧。行走斯堪迪纳维亚设计》等。

   被认为是国内现代设计重要奠基人之一和世界设计界权威的王受之近年为人所关注的是他针对中国建筑与城市的新鲜发言。最值得关注的是,因为和王石等大牌地产商的合作,他所着力推行的新居住理念正在得到实践。

   乍听名字,有种深邃的感动。王受之说,离家越远越想家,离中国越远越想念国内的传统文化,而且,想起来的时候才懂得什么叫牵肠挂肚。基于对中国建筑的热爱,他写了此书。希望给孤独的城市人一点点满足,给自己的爱作一个注解。学艺术的人都读过王受之的书,然而这本《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他说并不想给专业的人看,只想给普通人读,因此他尽量写得轻松、自然、有趣。

   书中很少生涩的专业词语,从回顾传统民居开始,扩展到西方现代居住形态,王受之领着读者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旅行。大的方面从园林说起,苏州园林、岭南四园(梁园、可园、余荫三房、清晖园),建筑特色与历史渊源,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既有即兴抒怀,又有细致描绘,且图文并茂,文字简洁有趣。小的方面从中国的传统建筑道来,苏州民居的精致典雅、徽派建筑的秀色怡人,北方四合院的清凉、上海石库门里弄的演变,既有着对历史知识的另类解读,又令读者如临其境,如在其中。是清新的散文,亦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回味无穷。在一幅幅扑面而来展开的历史画卷中,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中,王受之强调,无论是古还是今,居住的品质精神都是可以借取的。

   因为有着周游列国的经历,有着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依恋,王受之在介绍肖邦的故居、鲁迅的故居以及郑可的家时,更多的是一种对物是人非的慨叹,对名人命运与当时情境的畅想。他认为在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庭的思念、对私隐的追求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并没有两样。人们理想的居所是自然的、亲切的、温馨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居所变成了人与自然、与历史人文截然分开的物化空间。令王受之感到忧虑的是,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建筑的民族性正在迅速消逝。而且,现代建筑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专家学者,王受之强调建筑的文化需要历史的积淀,只是匆忙地建,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时间思考,建起来的只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城市。建筑是物质的存在,也需有精神的内涵。在书中,王受之介绍了4种如何把民族风格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法,对如何继承与扩展传统文化作了翔实的剖析,并指出,如何建造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居所,是当代人努力的目标。

   在深圳文博会召开之际,王受之适时地推出这本书,想必会为城市建设者们带来新的认知和体悟,为“家”的寻找者们找到清晰定位。在文化外延无限伸展的今天,居住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亦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考量。倘若再人云亦云、全盘西化,恐怕丢失的就不仅仅是文化了。可以想像,一个迷失的城市,是很难建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如何在文化的积蓄中,在传统的历练中找到新生力量,是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王受之每年有9个月在美国任教,还抽空为企业做策划。其参与策划的四季花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外,万科十七英里、第五园的名称亦是他取的。他说,写这本书不是为了赚钱,完全是兴之所致,听起来让人感到温暖

   王受之先生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购房者越来越关注居住文化和居住品质,居住空间的合理性也随之成为设计专家及开发商必须面对的课题。“自由的使用空间是建筑产品的方向,只有做到一个空间兼具多种功能,居住者才可能享受到居住文化品质”,业界认为王受之的一番话指出了建筑产品的国际发展方向。

   “每个人都在改变,改变以后就面临一个选择,是现在搬离这个空间还是继续改变这个空间,因此空间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纽约市城市规划局前局长饶及人认为,随着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的改变,房屋的使用结构也会有所调整,有远见的开发商不应过多硬性规划户型,而是留下活性空间,从内部空间进行合理构造。

  陶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仅为陶城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织梦模板大全 dedecms.codesdq 联系QQ:121673232 邮箱:121673232@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